duan
端
wu
午
jie
节
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—— 端午节即将来临,粽子成为节日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美食,那么在选购、烹饪、储存和食用粽子等环节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?
1
正规渠道购买
消费者在选购粽子时应从正规渠道购买。粽子的尖角容易刺破软包装材料, 一旦破损,易造成细菌侵入引起粽子变质。因此,挑选真空包装粽子、塑料袋或铝箔袋粽子包装应完好,要注意观察包装袋是否有破损、漏气或胀袋等现象。还要闻粽子是否有霉味等其它异味,清香味浓郁的粽子食用时风味更好。同时,要注意查看粽子外包装是否有印刷清晰的厂名、厂址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。新鲜粽子保质期短,要尽可能挑选出厂时间较近的产品。
2
煮熟煮透
粽叶经过高温蒸煮后绿色会褪去一些,略发黄,属正常现象。消费者在购买粽子时,不要过于追求粽叶的颜色。粽叶过度鲜绿并不真实自然。一般情况下,墨绿、黄绿、淡黄都是正常的现象。新鲜粽子、速冻粽子的粽叶应包裹完好,棕体应形状完整,无露米、变形现象,粽线捆扎松紧适度。
含有杂粮或杂豆的粽子需要较长的蒸煮时间才能煮熟煮透。冷粽子因淀粉返生、脂肪凝固等原因不宜直接食用,否则影响粽子的口感及风味,特别是肉馅粽子等含油脂较高,更应当煮熟煮透后食用。煮制时间可参考产品包装上的说明。
3
分类存放,随包随吃
粽子分新鲜粽子、速冻粽子、真空包装粽子(常温粽子),要根据所购买的粽子类别,采用不同的存放方法。新鲜粽子每次要少量购买,即时食用,食用剩余的粽子应及时冷藏或冻藏。
端午节气,天气比较炎热,南方地区湿度较高,粽子营养丰富,含水较高,因此容易酸败,霉菌等致病菌极易生长繁殖。粽子不能常温下闷放在不透气的塑料袋中,如能在两三天内食用完,可放置在冰箱中冷藏;如存放多日,宜放入冷冻格冻藏。常温粽子可直接在室内阴凉处存放, 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,不建议放在冰箱冷冻室存放,以防止包装袋冻裂;开袋后的常温粽子同样需及时冷藏或冻藏。如果是自制粽子,可随包随吃。
4
科学食用
粽子大多属于高糖(高淀粉)、高能量食物,食用时,最好搭配一些蔬菜、汤羹等,既均衡营养,又有助消化。糖尿病、三高、肝胆等疾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食用量。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,一次也不宜过量食用,以免胃肠负担过重,造成消化不良。
专家提醒
粽子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
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
“吃粽子的那些事儿”
戳视频,一起来看
哪些人不适合吃粽子呢?
胃肠道病患者
粽子黏度高、不易消化,胃肠排空慢,容易引起胃酸过多、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;粽子煮熟后会产生一种胶性物质,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;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食入过量可能造成溃疡穿孔、出血。
糖尿病患者
包粽子往往会加入红枣、豆沙等配料,加上糯米本身含糖量高,食入过量时,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功能异常,容易引起患者血糖迅速升高,严重时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、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。
肥胖及心血管病患者
一个普通肉粽的热量约为450~600大卡,脂肪、盐的含量较高,肥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和冠心病的人吃多了,会增加血液黏稠度,影响血液循环,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,就有可能会诱发心绞痛。
胆道疾病和胰腺炎患者
肉粽、蛋黄粽等脂肪、蛋白含量过高,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同时摄入时,往往会加重胆囊结石、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的病情,带来危险。
那么问题来了
怎样吃粽子更健康呢?
食物消化从胃到肠,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。粽子是糯米做的,本来就不容易消化,所以——
1. 粽子最佳的食用时间是早晨和中午,不宜睡前吃;
2.一餐最好不超过一个,吃时最好能同时喝点茶水,或合理搭配蔬菜、水果,帮助消化;
3. 打开粽子常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。
健康吃粽子,开心过端午!
学好这些吃粽子的这些事儿
让你的这个端午,“粽”享欢乐!
:中国市场监管报、科普中国
本期编辑:王晗
责任编辑:陈香妙
总审核:张宗敏
点亮小花
让更多人看到